首页

原味高跟

时间:2025-05-24 12:59:50 作者:端午节“中药膳食”“中药香囊”渐成新宠 浏览量:11603

  文/尹倩芸

  7月19日晚,小米CEO雷军举办了个人第五次年度演讲,主题为“勇气”。

  演讲现场,雷军讲述了小米的造车历程,回顾了小米汽车这三年。

  小米为何决定造车?

  从手机到汽车,雷军提到小米进入汽车行业源自一场意外。2021年1月15日,雷军在电话中得知美国制裁将让小米面临危机,在董事会上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成为讨论焦点。由此小米开始深入调研,造车被第一次提上议程。

  雷军回忆称:“当时我们成立了6人调研组,70多天里走遍十多个城市,进行80余场调研,面访200多人。”随着调研的不断深入,雷军越来越感受到智能电动汽车已是大势所趋,并且看到了汽车行业与消费电子行业相融合的可能性。

  2021年3月30日,小米官宣造车。雷军提到,自那日起,三年多来小米汽车共收到38万份简历,其中包括小米早期创业者、海外资深设计师、业内资深专家等。

  小米下场造车太晚了?

  相比造车“新势力”,小米进军汽车行业晚了六七年。?但雷军认为,智能化是汽车的灵魂,而智能化电动车时代才刚刚开始。“汽车作为百年赛道,只要真心热爱、真心想干,任何时候开始都是最好的时机。”

  还有疑问称,小米汽车为何不独立融资上市。雷军回应道,当时已有几家VC(风险投资)机构开价,给小米汽车的估值在100亿美元左右。

  但由于造车周期长且想法难以保证长期一致,同时考虑到小米内部拥有的人才和技术资源优势。雷军表示,小米最后决定全资投入造车,全部风险自己扛。

  第一辆车该怎么造?

  决定造车后,面临的问题更多。作为新来者,小米该造一辆什么样的车?

  雷军提到,首先将复杂问题简单化,即打造一款小米工程师想购买的电动汽车。先是了解工程师们的购车需求和喜好,再到小米办公区的停车场观察员工们开的品牌车型和价格段。

  由此,小米决定“不走寻常路”,先从纯电轿车开始,从难的干起,“等轿车干好了,再干其他车型就容易多了”,同时从底层核心技术干起,不走捷径。究其原因,他坦言,14年前小米创业就是轻资产,属于模式创新,初期速度快但根基不扎实,到今天为止都还在“补课”。

  雷军还表示,自己的造车之路从开车开始,研发期间他曾试驾超170辆车,写下20多万字的笔记资料,并给自己定下目标,成为国内车企老板中开车最好的之一,为此他还成功拿到了赛车驾照。

  小米汽车未来几何?

  在小米汽车首次亮相并引起广泛关注后,最常见的一种说法是,苹果花了10年也没能做到的事情,小米为何能在3年内完成?雷军称自己也很难回答这一问题,但他认为汽车产业已经很成熟,三年干成就是一个标准时间。

  2024年初,小米汽车订货目标为7.6万辆。而在3月28日的发布会,小米SU7上市仅4分钟大定突破1万。

  用雷军的话来说,“SU7的首战告捷,意味着小米汽车终于挤上了牌桌,但我们离真正的成功还差很远,我们的长征才刚刚开始。”

  今年5月,小米发布全新交付目标:保底10万辆,力争12万辆。雷军在现场透露,截至目前小米汽车已交付超3万台,预计11月提前完成全年10万辆交付目标。 【编辑:王超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王毅出席第三届中国西藏“环喜马拉雅”国际合作论坛开幕式

在主持中俄投资、能源双边机制性会议时,丁薛祥表示,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,这是一个重要历史节点。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多次进行战略沟通,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,为中俄关系发展和各领域合作擘画了新的宏伟蓝图。中方愿同俄方一道,认真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,不断提升两国投资、能源合作水平,更好实现互利共赢、共同发展。

上海一地燃气泄漏引发大火?男子拼接视频、散布谣言被处罚

宁夏银川连日遭遇大雾天气,11月20日23时15分,银川市气象台升级大雾橙色为红色预警信号:预计11月20日夜间到11月21日上午,兴庆区、金凤区、西夏区、贺兰县将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。

王毅同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举行第五次中巴外长战略对话

阿齐兹说,“中国的文学作品具备国际水平,但翻译质量太重要了。翻译就像桥,如果质量不行,就无法将好作品送到阿拉伯世界,甚至破坏了作品本身,也破坏了中国形象”。在他心中,优秀的翻译家要拥有非常全面的能力,深厚的语言功底只是基础,还需要具备精湛的文学水平。

中新教育丨教育部:全国教育辟谣平台3月21日正式上线

热门城市酒店也回归淡季价格,较春节期间下降三成以上。降幅明显的城市有桂林、哈尔滨、厦门、汕头、郑州、洛阳、丽江、潮州、南京、珠海等。途家平台数据也显示,春节后民宿预订价格更划算,每晚平均支付价格同比春节期间下降超三成。其中,苏州、厦门、珠海、宁波、无锡、嘉兴、北海等地民宿价格下降幅度超五成。

东莞市清溪镇党委书记叶锦锐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

据介绍,2023年,聚焦支持做强做优实体经济、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多个方面,中国出台延续、优化、完善的税费优惠政策超70项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